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 中小企业“抢滩”充电桩

    近日,北京市公用充电设施数据信息服务平台e充网(市级平台e充网)发布数据显示”,近几年TOP5充电桩运营企业的社会公用充电设施规模占比呈缓慢下行趋势,由2018年的80%下降至2020年的72%,这表明中小企业正加快进入充电桩市场。在电动汽车加快入市、充电设施行业集中度仍较高的情况下,涌入赛道的中小充电桩运营企业将面临怎样的市场机遇和挑战?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利好政策释放市场潜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上半年,居民出行频率有所降低,新能 2021-04-28 879
  • 国网安徽电动汽车:增容改造变压器,更换老旧充电桩,提升充电效率

    4月18日晚,在安徽合肥淝河公交充电站内,一辆新能源公交车正在用电低谷时段进行充电补给,仅用两个多小时便充满了电,充电效率较之前提高了一倍。4月15日,淝河公交充电站经过国网安徽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三高”(故障率高、时间利用率过高、功率利用率过高)治理后投运。 “你们对公交充电站的改造,满足了我们低谷充电的需求,减少了我们的用电成本。”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孙加龙说。下一步,该公交公司还将安排更多的车辆到国网安徽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的充电站进行充电补给。 据悉 2021-04-27 1190
  • 智能充电网让新能源汽车“加速跑”

    为夯实产业基础研发能力,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问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应运而生。目前该专项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前瞻性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 本报今日起推出该项目优秀成果系列报道,展现项目的攻关历程及其取得的重大突破。 历时4年多的科研攻关,由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华北电力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天津力神集团、CATL、宇通客车、重庆长安等国内多个领域优势高校、企业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项目“安全可控、能源互联、开放互 2021-04-27 819
  • 解决充电难问题!“全球首台”移动充电桩来了

    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移动充电可能是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 日前,远景科技集团在“零碳伙伴日”活动上,发布全球首台绿色充电机器人摩奇(Mochi),该机器人可自行移动,并为电动汽车充电,实现车桩分离。 同时,官方宣布该产品将于今年6月份开始量产并投入市场。 据介绍,摩奇具备智能驾驶与自动充电功能,在停车场等场景能听从电动车主的召唤前往充电,有效实现“车桩分离”,解决充电设施资源不足与利用不充分等难题。 基于远景EnOS智能操作系统及该系统连接和管 2021-04-26 969
  • 燃油车占位严重拉低充电桩利用率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20年初,新能源充电桩纳入新基建发展,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增加充电桩等设施建设,以稳定和扩大消费。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充电桩行业发展却面临着一方面数量上供给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利用率低下的尴尬局面。 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492万辆,充电桩约150万个,相当于每3.3辆新能源汽车配备1个充电桩,远低于1:1的建设目标,充电桩数量仍存在较大缺口。另据 2021-04-25 942
  • 欧盟:或难以完成 2025 年 100 万个充电桩的目标

    4 月 19 日,据国外媒体报道,欧盟审计机构近日表示,欧盟地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部署速度滞后,到 2025 年新增 100 万个充电桩的目标或难以实现。 欧盟委员会在去年年初发布了这一目标,并计划到 2025 年把交通运输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在 1990 年的基础上削减 90%。但根据欧洲审计法院 (ECA) 的调查,欧盟 27 个国家和英国每年新增的充电桩数量仅为 3.6 万个,截至 2020 年 9 月,已从 2014 年的 3.4 万个增至 25 万个。如按照目前的部署速度计算, 2021-04-25 874